07:52 【北京昨日新增本土36+9】 5月25日0时至24时,北京新增36例本土确诊病例(含2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和9例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疑似病例;新增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疑似病例。治愈出院36例。(北京日报)
07:50 【国泰君安:具备足够估值安全边际,继续推荐养殖板块】 国泰君安表示,当前无论从头均市值还是PB水平来看,目前板块及大多数个股的估值水平均处于低位。从股价涨幅来看,前四轮周期板块涨幅在1.5-6.6倍之间;而看当下,在猪价底部区域板块上涨幅度不足25%,目前估值具备足够安全边际,继续推荐养殖板块。
07:47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48+290】 上海卫健委:5月25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8例和无症状感染者290例,其中31例确诊病例为既往无症状感染者转归,17例确诊病例和290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新增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1例和无症状感染者4例,均在闭环管控中发现。
07:43 【主力资金加仓13只风电光伏股】 据统计,A股市场中13只光伏、风电股近5个交易日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隆基绿能、阳光电源、通威股份净流入居前,分别净买入5.23亿元、3.52亿元、3.13亿元。
行情上来看,风电、光伏概念股近5日平均上涨5.67%,明显跑赢大盘,德力股份、联泓新科、科士达等5股均有20%以上的涨幅。
北上资金近期亦对光伏、风电概念股进行加仓,合计净买入4431.09万股。北上资金与主力资金同时加仓的概念股相对稀缺,仅13股近5日获两大资金同时加仓,以区间成交均价粗略计算,通威股份、隆基绿能、三峡能源获两大资金净买入均在1亿元以上。(数据宝)
07:41 【月销量“12连降”后 重卡行业有望6月份开始回暖】 根据中汽协最新统计数据,今年4月份,我国重卡行业单月销量仅4.4万辆,同比大降77%。自去年5月份以来,重卡行业单月销量已形成“12连降”。受此影响,今年前4个月,国内重卡行业整体销量仅27.6万辆,较上年同期72.5万辆净减少44.9万辆,同比累计大幅下滑62%。不过,近期多家机构研判表示,随着疫情缓解,运输和基建重新活跃,加上国家多重“稳增长”政策助力,重卡行业有望从6月份开始逐步回暖,迎来边际改善的机会。(证券日报)
07:40 【险资债券配置占比逼近四成 创近8年新高】 险资仍在增配债券。日前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险资运用余额达23.5万亿元,其中,对债券的配置余额高达9.24万亿元,占比39.24%,创2014年以来的新高。从上述变化的影响来看,业内人士认为,险资高比例配置债券,意味着配置股票等权益资产的空间受到压缩。对险企而言,短期内债券配置占比提升虽是稳妥的配置策略,但将大量资产配置于固收资产也有隐忧,即投资收益的弹性降低,甚至存在投资收益不能覆盖负债成本的风险。(证券日报)
07:39 【十余家上市银行年内获大股东董监高增持】 Wind数据显示,5月以来已有南京银行、重庆银行、上海银行、厦门银行等在内的多家上市银行披露了获得大股东及董监高增持的进展。截至5月25日,今年以来获得大股东或董监高二级市场增持的上市银行已有13家。业内人士表示,整体来看,随着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上市银行基本面依然保持稳健态势。(经济参考报)
07:38 【“一参一控”限制放宽 券商资管持牌公募提速】 “一参一控”限制放宽后,国泰君安成为新规首个受益者,即在已经全资控股持有公募牌照——国君资管的背景下有条件控股华安基金。业内人士表示,新规落地后,券商资管申请公募牌照或将进一步提速,公募牌照扩容将为券商带来新的业务增量。(经济参考报)
07:38 【规范健康发展 平台经济迎新机】 从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到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尽快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再到全国政协召开“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专题协商会……近段时间,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信号密集释放。在业内看来,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信号愈加强烈,常态化监管方向更为明晰。在推动创新发展的取向下,平台经济发展有望迎来新一轮机遇期。(经济参考报)
07:28 【券商加快挺进公募市场 191只大集合产品完成公募化改造】 券商正从抢滩公募基金市场、提升主动管理两方面,加速优化资产管理业务结构。如今,随着券商向公募基金业务不断渗透,也将促使公募基金行业的竞争愈加激烈。目前,共有191只大集合产品完成公募化改造,现金管理类产品公募化改造仍在加速中。不过,在群雄逐鹿的公募基金市场中,券商也面临着诸多考验,年内有41%的公募化改造产品实现正收益。(证券日报)
07:21 【市场渐回暖 部分城市商品房成交明显上量】 近期,各地在“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的前提下优化房地产政策,部分城市商品房成交量明显增加。机构监测显示,上周(5月16日至5月22日),南京、苏州等地的商品房成交量较前一周实现正增长。专家预计,随着5年期以上LPR利率下调,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城市优化认房认贷标准等配套政策。(中国证券报)
07:20 【多地加大生猪补贴 传递稳产能信号】 地方财政日前加大了对生猪产业的补贴力度。广州对保持存栏量不减少的养殖户主,按初次核定数据每头存栏生猪补贴200元;江西一次性安排能繁母猪补贴7000万元;四川财政对符合规定的能繁母猪养殖主体开展一次性临时救助补贴。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补贴还属于申报阶段,拿到补贴尚需满足相应条件。不过,对于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的生猪养殖行业,补贴政策释放的是稳产能信号。(中国证券报)
07:13 【“壳价值”褪色 次新迷你基金遭密集清盘】 运行不佳的基金“退场”速度正在加快。今年以来清盘基金数量已达到了68只,另外已有多只迷你基金触及清盘“红线”,游走在清盘边缘。业内人士表示,基金清盘将逐步常态化,这既是基金投资优胜劣汰的自然过程,也是对基民投资利益的有效保护。(中国证券报)
07:12 【机构资产配置承压 “抢券”行情此起彼伏】 今年以来,我国债券市场保持平稳运行,成为国际债券市场震荡加剧背景下的亮点所在。机构人士认为,近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发力,流动性持续充裕,叠加疫情等因素抑制有效融资需求,金融机构面临一定的资产配置压力,资金大量涌入固收市场,推动各期限、各品种债券轮番上涨。当前,宏观政策聚焦稳经济,流动性收敛风险有限,资金面宽松仍构成债券市场行情的有力支撑。不过,债券投资者也应关注信贷投放情况,警惕宽信用预期强化、市场情绪上升造成的影响。(中国证券报)
07:11 【保险业服务乡村振兴走上“快车道”】 2022年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年。上半年,保险业服务乡村振兴走上“快车道”的势头明显。日前,北京、天津、浙江、湖南、甘肃等多地银保监局提出,要增强保险服务乡村振兴功能作用,包括推动农险创新发展、发展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扩大“保险+期货”试点等。同时,记者注意到,保险资金作为中长期资金,有加速流向乡村振兴领域之势。业内人士认为,服务实体经济是保险资金的职责使命,未来险资对乡村振兴领域的金融支持将保持稳定增长。(中国证券报)
07:10 【监管严打虚增规模 多家银行吃罚单】 记者日前梳理银行业罚单情况发现,近期多家银行因以贷转存、以贷还贷等案由被地方银保监局予以行政处罚。业内人士分析,上述行为主要是银行为“冲规模”和延缓风险暴露而采取的违规措施,为银行的资产质量埋下隐患。(中国证券报)
07:10 【发起式基金异军突起 年内成立超百只】 今年以来,市场震荡加剧,基金发行难度增加,发起式基金由于募集门槛较低、发行难度较小,成为近期发行热点,年内成立数量远超历史同期。不过,整体来看,发起式基金首募规模普遍不大,基金公司后续仍需发力持续营销。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5日,今年以来共有111只发起式基金(不同份额合并计算)成立,较去年同期的76只,增长46%,在今年全部新发基金中占比近20%。(证券时报)
07:08 【银行扩大信贷投放路径明确】 近期,监管部门频频释放扩大信贷投放信号。专家认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类型银行要发挥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信贷在总量增长的同时,将主要流向中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近期企业和居民有效信贷需求不足问题开始显现,后续银行积极挖掘新项目、主动对接需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中国证券报)
07:07 【量化私募指增产品业绩明显回暖】 自4月底A股反弹以来,量化私募指数增强策略产品业绩回暖。在行业另一端,受多重因素影响,二季度以来的量化私募产品发行持续偏冷。有渠道人士表示,今年以来,在全行业指数增强策略产品普遍出现浮亏的背景下,超额收益方面的“业绩底气”仍不足以带动资金大幅流入,量化行业“周期性”特征凸显。(中国证券报)